藏在木頭裡的靈魂:中國建築彩繪筆記
點閱:1譯自:Essai sur l'architecture Chinoise
其他題名:中國建築彩繪筆記 18世紀法國傳教士筆下絕美的中國建築 十八世紀法國傳教士筆下絕美的中國建築
作者:(法)佚名 著; 范冬陽 譯
出版年:2024
出版社:方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EISBN:9789865530891 EPUB
分類:建築室內設計  
可借 1 冊
偶然的因緣,讓譯者有機會把這本十八世紀寫成的書從法語翻譯成中文——《論中國建築》,中文版出版後書名為《藏在木頭裡的靈魂:中國建築彩繪筆記》。
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開始以後,中國逐漸出現在歐洲人的視野中。發展至成書的十八世紀,富庶廣闊的中國儼然成為歐洲人想像中的文明世界。然而限於遙遠的距離、危險的交通和少量的紙媒,這個文明國度的資訊只能依靠遠道而來的使節、商人、傳教士等最初的探險者進行傳播。可以想像,當時的法國人從中國回到歐洲,給他的同胞們講中國建築,不啻於今天的太空人回到地球,向我們介紹他剛剛飛過的月球表面環形山。作者知道,山有好多種,要分類講;為什麼有這些種類,沒在月亮上待那麼久,也不完全知道,只能按地球人的方式分類。作者還知道,人們真正感興趣的,是那個月亮。
所以,用西歐地區十八世紀已經相對成熟的科學思維認識和解析中國建築,是作者不自覺中採用的做法;從建築中反映中國的整體情況,是作者無形中給自己和這本書的任務。
基於這樣的原因,這本書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1.從彩繪圖來看:資料來源是多樣的,圖面資訊是綜合的,畫中建築是真實與想像並存的。這樣能夠展示的是更具有典型意義和足夠內涵的「中國建築」。
中式軸側畫法和西式透視法同時出現在書內,可以推測繪畫資料由中法畫工分別完成後編纂而成,幾幅帶有中文文字的圖(牆和照屏部分)昭示了中國畫工的最小工作量。一些明顯是根據想像創作的圖畫(「臺」)甚至可能有作者本人參與創作構思。即使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建築,畫面內也存在真實建築與抽象類別型結合的情況(「亭」等)。
2.從作者的文字來看:作者試圖描述的現象和解釋的內容是多角度的。如果說《營造法式》中的中國建築是技術性的,《園冶》中是文學性的,那麼本書中則是社會科學性的。與其說作者在解析中國建築的「形態」,倒不如說在解析中國社會的「形態學」(morphology)。
作者一邊按照線性的邏輯從小到大、由簡至繁對建築進行解析:從工具-磚瓦-牆-照屏-亭子-橋-塔;到住宅的單層-雙層-三層-室內-臺,同時他又會從照屏變化中介紹官員體系與形制規定、從亭子中看到「山水」這種獨特的中國景觀,在室內的細節裡描述社會地位與交往禮儀的分寸,從塔和臺的關係猜測統治階層的信仰和理想……「看到建成後的園林,就彷彿看到了建造者在整個帝國內進行的各種徵集聚斂。」(見〈亭〉),在作者眼中,建築不是凝固的音樂,而是凝固的社會生活整體。
3.從今天的視角看,書中有一些謬誤、空白和貌似冗餘的資訊。
比如對建築的分類主要基於單體的幾何形態差異(中國建築的內生邏輯是整體性和關係性的,此不贅述);完全忽略了對中國建築的核心——木構造技術的介紹,如果真的就是「論建築」,那麼專業性顯然不足(因此請希望系統學習「中國建築」的讀者選擇更加權威的著作)。
作者身為宗教人士,卻沒有深入瞭解當時在中國盛行而歷史悠久的佛教,以至於不知道「塔」的形狀來自哪裡,甚至要去歐洲古代尋找(事實上佛教也確實在二十世紀初才在歐洲開始廣泛傳播)。也因此我大膽揣測,最後出現的「臺」的部分,單獨看甚是無厘頭,其實可能是作者在有限的經驗內對塔的來源做出了假設,努力從中國歷史源頭上尋找種子、建立因果。卻沒想到歷史的發展完全可以因為外來文化的介入而獲取新的形式。
正如作者在原書開篇的問題:「有必要在歐洲介紹中國建築嗎?」我們也要問:「有必要在現今推出這本書嗎?」尤其當今天的學術界對中國古建築的系統研究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細節,而實踐中現代建築又幾乎完全吞噬了古建築的生存空間。
譯者認為本書的價值在於,讓我們更加慎重地對待認知和理解:明白不同文明階段、不同思考範式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差異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果,並由此知道,我們看到的事實和因果在不斷演進,發現科學真相是無限逼近的過程。故此,翻譯也本著儘量保留歷史資訊的原則,不對任何前述的明顯謬誤做出更改,盡可能保留原書的表達,讓讀者感受歷史時空的陌生和似曾相識。
當然,除了這些抽象的意義,書中的彩畫製作精美,內容豐富,哪怕僅僅當作裝飾圖冊來看,能激發的關於中國大清帝國時期的繁華想像也是美不勝收。
三百年前的作者站在法國看中國,我們站在三百年後的中國看他眼中的自己。知識的整體就是各個部分的相互觀照、嵌入和互耦,而進步就是由此引起的反觀自省和重構。希望譯者淺薄的見解,能為不吝熱情觀照此書的讀者們提供一點線索,貽笑大方的同時也抛磚引玉,促成共同的探討和成長。
感謝並紀念這位為我們留下珍貴歷史資料的無名法國傳教士。
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開始以後,中國逐漸出現在歐洲人的視野中。發展至成書的十八世紀,富庶廣闊的中國儼然成為歐洲人想像中的文明世界。然而限於遙遠的距離、危險的交通和少量的紙媒,這個文明國度的資訊只能依靠遠道而來的使節、商人、傳教士等最初的探險者進行傳播。可以想像,當時的法國人從中國回到歐洲,給他的同胞們講中國建築,不啻於今天的太空人回到地球,向我們介紹他剛剛飛過的月球表面環形山。作者知道,山有好多種,要分類講;為什麼有這些種類,沒在月亮上待那麼久,也不完全知道,只能按地球人的方式分類。作者還知道,人們真正感興趣的,是那個月亮。
所以,用西歐地區十八世紀已經相對成熟的科學思維認識和解析中國建築,是作者不自覺中採用的做法;從建築中反映中國的整體情況,是作者無形中給自己和這本書的任務。
基於這樣的原因,這本書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1.從彩繪圖來看:資料來源是多樣的,圖面資訊是綜合的,畫中建築是真實與想像並存的。這樣能夠展示的是更具有典型意義和足夠內涵的「中國建築」。
中式軸側畫法和西式透視法同時出現在書內,可以推測繪畫資料由中法畫工分別完成後編纂而成,幾幅帶有中文文字的圖(牆和照屏部分)昭示了中國畫工的最小工作量。一些明顯是根據想像創作的圖畫(「臺」)甚至可能有作者本人參與創作構思。即使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建築,畫面內也存在真實建築與抽象類別型結合的情況(「亭」等)。
2.從作者的文字來看:作者試圖描述的現象和解釋的內容是多角度的。如果說《營造法式》中的中國建築是技術性的,《園冶》中是文學性的,那麼本書中則是社會科學性的。與其說作者在解析中國建築的「形態」,倒不如說在解析中國社會的「形態學」(morphology)。
作者一邊按照線性的邏輯從小到大、由簡至繁對建築進行解析:從工具-磚瓦-牆-照屏-亭子-橋-塔;到住宅的單層-雙層-三層-室內-臺,同時他又會從照屏變化中介紹官員體系與形制規定、從亭子中看到「山水」這種獨特的中國景觀,在室內的細節裡描述社會地位與交往禮儀的分寸,從塔和臺的關係猜測統治階層的信仰和理想……「看到建成後的園林,就彷彿看到了建造者在整個帝國內進行的各種徵集聚斂。」(見〈亭〉),在作者眼中,建築不是凝固的音樂,而是凝固的社會生活整體。
3.從今天的視角看,書中有一些謬誤、空白和貌似冗餘的資訊。
比如對建築的分類主要基於單體的幾何形態差異(中國建築的內生邏輯是整體性和關係性的,此不贅述);完全忽略了對中國建築的核心——木構造技術的介紹,如果真的就是「論建築」,那麼專業性顯然不足(因此請希望系統學習「中國建築」的讀者選擇更加權威的著作)。
作者身為宗教人士,卻沒有深入瞭解當時在中國盛行而歷史悠久的佛教,以至於不知道「塔」的形狀來自哪裡,甚至要去歐洲古代尋找(事實上佛教也確實在二十世紀初才在歐洲開始廣泛傳播)。也因此我大膽揣測,最後出現的「臺」的部分,單獨看甚是無厘頭,其實可能是作者在有限的經驗內對塔的來源做出了假設,努力從中國歷史源頭上尋找種子、建立因果。卻沒想到歷史的發展完全可以因為外來文化的介入而獲取新的形式。
正如作者在原書開篇的問題:「有必要在歐洲介紹中國建築嗎?」我們也要問:「有必要在現今推出這本書嗎?」尤其當今天的學術界對中國古建築的系統研究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細節,而實踐中現代建築又幾乎完全吞噬了古建築的生存空間。
譯者認為本書的價值在於,讓我們更加慎重地對待認知和理解:明白不同文明階段、不同思考範式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差異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果,並由此知道,我們看到的事實和因果在不斷演進,發現科學真相是無限逼近的過程。故此,翻譯也本著儘量保留歷史資訊的原則,不對任何前述的明顯謬誤做出更改,盡可能保留原書的表達,讓讀者感受歷史時空的陌生和似曾相識。
當然,除了這些抽象的意義,書中的彩畫製作精美,內容豐富,哪怕僅僅當作裝飾圖冊來看,能激發的關於中國大清帝國時期的繁華想像也是美不勝收。
三百年前的作者站在法國看中國,我們站在三百年後的中國看他眼中的自己。知識的整體就是各個部分的相互觀照、嵌入和互耦,而進步就是由此引起的反觀自省和重構。希望譯者淺薄的見解,能為不吝熱情觀照此書的讀者們提供一點線索,貽笑大方的同時也抛磚引玉,促成共同的探討和成長。
感謝並紀念這位為我們留下珍貴歷史資料的無名法國傳教士。